IS研究資料

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(TRA): 理性行為理論 Fishbein and Ajzen 1975; Ajzen and Fishbein 1980. 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Theory_of_reasoned_action 分析態度如何有意識地影響個體行為,關注基於認知訊息的態度形成過程,其基本假設是認為人是理性的。他是各通用的模型,他提出任何通過態度和主觀準則來間接地影響使用行為,這使得人門對行為的合理產生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。 Attitube 使用系統好不好的行為態度是正向或是負向,他會對行為結果的主要信念及對於這結果的重要程度估計所決定。 TRA理論認為人類經常是相當理性並且有系統地使用合適的資訊 (Fishbein and Ajzen,1975)。根據TRA理論,一個人從事特定行為 (behavior)乃是取決於執行這種行為的行為意圖(intention)。行為意圖則被個人的態度 attitude)及主觀規範 (subjective norm)依照相對的權重所共同決定。而一個人對於行為的態度是取決於執行該行為的後果之主要信念 (belief)以及對於那些後果的評價。最後,一個人的主觀規範則取決於規範性信念以及順從的動機。主觀規範代表著影響當事人之重要人士對該行為持贊同 或反對意見,並影響當事人之認知,態度則是指個人對於某一特定行為的正負面情感,行為意圖反映了個人對於從事某項行為的意願 (Fishbein and Ajzen,1975)。 純資管領域的理論,以下列兩個為最常被使用: 1.科技接受模型 TAM 2.資訊系統成功模型 科技接受模型 (TAM) Davis 1989. ref: 以 TRA 為基礎,建構一個資訊科技接受的行為模式,此模式主要目的在於解釋和預測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接受度,是目前最常被用來研究使用者科技接受行為的理論模型之一。 1.「知覺有用性」:定義為「在組織情境下,潛在使用者主觀認為使用某一特定系統將有助於工作績效的可能性」,當對於系統具有高的知覺有用性時,使用者將產生正面的使用態度。 2. 「知覺易用性」:定義為「潛在使用者認為使用某一系統的不費力程度」,亦即若使用者相信使用此設備是簡單的、省力的,則此設備越容易...